
转自:鹤城发布求股票配资
慢阻肺被称为“会呼吸的痛”,全国患者接近一亿人,呈现出患病率高、知晓率低的特点,慢阻肺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?该如何应对?
慢阻肺:一亿人的“呼吸之痛”
48岁的资女士长期咳嗽、咳痰,今年三月,一次感冒诱发了严重的呼吸困难,她跑了多家医院一直当感冒在治疗,最后被确诊为慢阻肺。
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主任 张炜:慢阻肺全称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顾名思义,它就是慢性的、呼吸道的气流阻塞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动一动就气短,不能够爬楼。
在我国,像资女士这样的慢阻肺患者接近1亿人。慢阻肺最典型的症状是长期的咳嗽、咳痰和气喘,由于早期极易被忽视,往往拖到重症才就医。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梁瀛:过去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,在中国的慢阻肺病患者当中,有一半以上的病人,其实在诊断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到了疾病的中晚期。
慢阻肺绝非只伤及肺部,它是一个全身性的“健康杀手”。随着疾病进展,会严重累及心、脑等重要器官,最终可能导致呼吸衰竭,严重威胁生命。
展开剩余62%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李锋:慢阻肺患者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中老年人群为多。在我们国家,40岁以上的人群中,它的发病率占13.7%。其中60岁以上的人,可能占20%多,70岁以上人可能占比超30%。
慢阻肺确诊难且易与其他疾病并发
慢阻肺像是个“沉默的杀手”,它的危害会从肺部蔓延到全身。更复杂的是,它和哮喘等疾病症状相似,极易误诊,临床诊断常常面临挑战。
肺心病往往由慢阻肺等疾病导致,作为呼吸系统疾病,慢阻肺和哮喘、支扩、肺气肿、老慢支由于都有“咳痰喘”的症状,许多人分不清楚。慢阻肺如同“管道生锈”,气流不通;哮喘似“敏感警报”,遇到刺激发作;肺气肿如同“气囊弹性变差”,气流只进难出;支扩和老慢支则像“管道多痰”,咳痰不止,这几种疾病常常会交织重叠。
医生提醒,儿童时期的哮喘,即使青春期后不再发作,到了老年也可能会复发。一些被诊断为“难治型慢阻肺”的患者,有时会合并得哮喘。
阻击慢阻肺 戒烟是首步
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、空气污染、职业暴露等,其中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。医务人员强调,戒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,可以有效减缓肺功能下降和病情发展的速度。
在多家医院,记者发现,医生总会问患者吸不吸烟。据了解,吸烟是慢阻肺的高危因素,60%至70%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烟者,吸烟者中约有10%至15%会患上慢阻肺。专家提醒,无论是传统烟还是电子烟,都会严重伤肺,戒烟是治疗的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。
伤肺的元凶不只是吸烟,还包括空气污染、农村烧柴烧煤的烟雾,以及家家户户厨房里的爆炒油烟。这些被长期吸入的有害物质都会侵蚀肺部。
目前针对慢阻肺病症,药物治疗较为有效,尤其是吸入式药物,可以直接抵达肺部患病区。但生活中求股票配资,许多慢阻肺患者总忘记使用吸入药,这是治疗大忌,有效控制慢阻肺,要记住一句口诀:“药不能停,烟必须戒,身体勤锻炼”,这是守住呼吸的关键。
发布于:北京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